三季度基建投资高增长,贷款、专项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贡献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季度基建基础基金1-9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投资投资热力、高增贡献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6%,长贷相比6月末提升了1.5个百分点。款专如果按照单月数据看,项债7-9月单月基建投资增速重回两位数,设施出现明显提升。季度基建基础基金
那么,投资投资三季度基建资金来自哪?高增贡献近期央行、金融机构、长贷地方披露了相关情况,款专可管窥相关进展。项债
央行10月28日披露的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季度基建基础基金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低2.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06万亿元,同比少增2353亿元。
央行附注显示,基础设施业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虽然前三季度同比少增,但如果将季度数据单列可以发现,前三季度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主要因为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少增,而三季度相比去年同期已同比多增1066亿,这是支撑三季度基建高增的原因之一。
究其原因,银行下半年加大了基建贷款的投放。如农行董事长谷澍在该行中期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投放,主动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又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加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信贷投放。谷澍披露,截至8月25号,在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经准入项目清单内,农行审批通过的金额已经超过了1100亿元,其中已经实现了25个项目、51亿元的配套融资投放。
副行长崔勇在该行中期业绩会上介绍,截至6月末,建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约5.5万亿,占对公贷款比例将近52%。下一步,要在行内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加强基础设施贷款的投向和导向。在财务资源、信贷政策等方面对基础设施领域给予差别化政策安排,全力保障基础设施贷款加快投放。随着银行基础设施贷款的投放,四季度基建中长期贷款有望继续同比多增。
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是推动基建高增长的重要因素。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的国常会表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
7月20日前后基础设施基金公司成立,开始投放基金。截至9月27日,6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基本投完。其中,国开行披露,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农发行披露,截至9月16日,首批和第二批共计19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均已投完。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
从数据统计角度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后并不计入信贷口径,大部分计入社融口径下的委托贷款,一部分通过股权投资投到项目上。三季度6000亿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相比去年同期是纯增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和信贷投放后到形成基建投资仍有一定时滞。
此外,地方专项债也是重要支撑,很可能是三季度基建投资的主要拉动力。近期,诸多省份公布了预算调整报告,其中诸多省份公布了专项债资金使用进度。
云南省披露,截至2022年8月31日,本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808亿元,财政部门已拨付802.1亿元,拨付进度99.3%;项目单位已支出471.3亿元,支出进度58.3%。山西省披露,截至8月末专项债资金支出517.69亿,支出进度达到87.6%。
广西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其中新增专项债券765亿元比财政部规定时间提前半个月发行完毕,1—8月已使用70.2%,预计10月底前全部使用完毕。
另据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截至8月末华东某省A、西部某省B、西部某省C、西部某省项目单位支出规模分别约1500亿、640亿、610亿、300亿,支出进度分别为96%、82%、88.2%、67%。
综合计算发现,截至8月末上述七省专项债合计支出4600多亿,支出进度达到81%。如果全国上半年发行的3.4万亿专项债均是这一进度,那么8月末专项债支出规模将达2.7万亿。而2021年同期,专项债尚未发完,支出使用进度更是滞后。
值得注意的是,8月末监管部门通知地方,今年新增专项债原则上要求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对10月底前仍无法开工的项目将收回专项债资金。即剩余大约7000的规模将在9月、10月形成支出。
据记者了解,今年起,监管部门建立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通报预警制度,相应关注三个指标:一是发行进度,其等于债券发行金额/已下达债券额度;二是资金拨付进度,其等于国库拨付金额/债券发行金额;三是实际支出进度,其等于项目单位实际支出金额/国库拨付金额。其中,后者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分析来看,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统计制度已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当项目单位将专项债资金超进度拨付后,即计入基建投资规模。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 ·逾93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顶流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
- ·拼多多首期捐赠300万元驰援泸定 首批救援物资已运抵灾区
- ·我国最大淡水湖正式进入极枯水位!旱情预计将持续发展,多地将再现高温
- ·东方证券:维持远东宏信买入评级 目标价8.83港元
- ·卡塔尔世界杯被西方抵制:建场馆死了6500人?
- ·iPhone三年来或首次全系涨价 供应链备货约9000万部
- ·2025年规划产业规模5000亿,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迎重大风口
- ·银保监会点名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还提到三大注意事项
- ·英国一公共服务工会表示,将在新任首相上任首日罢工
- ·瑞银:维持中国国航沽售评级 目标价升至4.5港元
- ·理想ONE降价停产背后:产能不足而取舍,直销弊端不容忽视
- ·2022中国企业500强出炉,国家电网营收超2.9万亿排名第一
- ·刚刚,中国银行出手:1000亿!农行也有大动作
- ·国家航天局紧急协调高分卫星驰援四川泸定地震灾区 支持灾情信息研判
- ·北京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第四范式更新招股书:2022年上半年收入10.58亿元,亏损净额5.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