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青岛啤酒难破“天花板”:遭复星清仓,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 酒事
探索9733人已围观
简介难破“天花板”:遭复星清仓,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 酒事文 | 新浪财经 刘娜啤酒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今年年初,青岛啤酒推出售价1399元的青岛“一世传奇”,在不久前的业绩说明会上,青岛啤酒董 ...
难破“天花板”:遭复星清仓,天花板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 酒事
文 | 新浪财经 刘娜
啤酒没有最贵,青岛求反只有更贵。啤酒瓶难
今年年初,难破青岛啤酒推出售价1399元的遭复青岛“一世传奇”,在不久前的星清业绩说明会上,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公布其三款高端啤酒一个季度销量已经超过20万瓶,仓推而这三款啤酒在“青岛啤酒淘宝旗舰店”的被质月销量均不超过50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浪财经表示,疑酒“千元啤酒真正的天花板意义不在于啤酒花、麦芽度、青岛求反泉水,啤酒瓶难而是难破让别人有话题感,能上热搜,遭复说白了就是星清吸粉的一个营销方案。”
更多分析人士则认为,中国人喝酒、卖酒要讲消费场景,1399元的啤酒,不存在消费场景。超高端啤酒更多的是“吸引流量,提高品牌话题度、曝光度和关注度”的价值。
而就在两周前,复星清仓青岛,也业内被认为是由于青岛啤酒走到了天花板,想象空间和增值空间变小。从复星国际的投资角度看,无法再获取指数型增长回报,拿着清仓青岛啤酒的资金转战白酒行业。
1399元的天价啤酒一瓶难求?
在前不久的青岛啤酒业绩说明会上,青岛啤酒公布一组数据,每瓶1.5升售价1399元的青岛“一世传奇”等三款高端啤酒在三个月内销售20万瓶。
“在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百年之旅、百年鸿运、一世传奇三款超高端产品销量近20万瓶,目前“一世传奇”产品仍然供不应求。”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表示。
实际上,过去的一年被称为啤酒高端化元年。
继华润啤酒2021年推出定价999元/盒(2瓶)的超高端啤酒“醴”后,青岛啤酒推出1399元/瓶的“一世传奇”,百威亚太则推出了1588元/瓶的百威“大师传奇”,定价已超飞天茅台的官方指导价。
随着啤酒高端化,两三元一听冰啤酒的快乐几乎成为回忆。啤酒也被区分工业啤酒、精酿啤酒,并且有多重口感可选,消费者对口感多种、泡沫绵密的精酿啤酒也喜闻乐见。
“超过30元的啤酒我一般就选择不喝了。我爱喝的那一款啤酒,售价28元,刚好在我接受范围内,去酒吧60元左右,喝2-3瓶一二百元,也能接受”,消费者小李表示,“1000元的啤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许真的好喝,但是真大可不必。就像是爱马仕,好看,但是没必要。”
尽管如此,对于青岛啤酒动辄1399元的高昂售价,大部分网友直呼“泡沫太大”,“喝的都是智商税”。
据青岛啤酒淘宝旗舰店显示,“一世传奇”月销29瓶,百年之旅月销量50瓶,百年鸿运则月销量8瓶。
青岛超高端啤酒只是营销策略?
“超高端啤酒没戏”,酒类经销商李鸣宇指出。
高端白酒成为奢侈品,具备高昂的品牌溢价空间和金融属性,是因为白酒保质期很长,甚至存放越久越值钱,啤酒保质期短,并不具有投资和长期收藏价值。华润啤酒的“醴”保质期为2年,青岛啤酒“一世传奇”虽打破了啤酒储存时间的极限,但保质期也只有3年。
“经销商进货是五百万、一千万计算,如果一款酒流通性不好,压货的风险很高。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李鸣宇表示,“我做了25年的啤酒,我是一定不会做这款啤酒的代理的。”
如果消费者不买账,经销商不进货,那么超高端啤酒的消费者是谁,消费场景在哪?青岛啤酒花费时间、人力、物力打造为何超高端啤酒的意义?
“中国人喝酒要讲消费场景,1399元的啤酒,不存在消费场景。”酒业分析师吴强表示,啤酒作为一种休闲的、非正式场合的大众消费品,甚至可以说是烧烤摊的标配,更多是年轻人当中,能有这种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并不常见。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与吴强观点接近,他认为,千元啤酒不是主流的啤酒消费价格带。啤酒公司推出千元啤酒一方面可满足少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自带流量,提振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话题度、曝光度和关注度,可谓一举多得。
“千元啤酒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啤酒花、麦芽度、泉水,而是让别人有话题感,能上热搜,说白了就是吸粉的一个营销方案。”朱丹蓬对新浪财经表示,未来随着整个高端产品的不断发展,这一类超高端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推出一款天价酒,花不了几个钱。赚足了眼球,吸引了注意,提升了品牌价值,这就够了”。吴强说。
复星44亿清仓青岛,或因增值空间小?
扬言陪伴青岛啤酒长跑的郭广昌失言了。
(复星国际董事长 郭广昌)
5月31日,复星国际发布公告,附属公司同意出售青岛啤酒6680万股H股股份,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1.4亿港元。出售事项完成后,复星将不再持有任何青岛啤酒H股。
彼时,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发表短文《我和青岛啤酒的故事》,历数自己宁愿不吃饭也要喝一瓶青岛啤酒的缘分,还慷慨激昂表示要与青岛啤酒“长期共同发展,共创下一个辉煌的新时代”。2017年12月,复星国际与朝日集团签署股份购买协议,以66.17亿港元持青岛啤酒2.43亿股,大占青岛啤酒总股份的比例为17.99%,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短短五年后,“长跑”便被郭广昌改为“短跑”,复星先后减持、清仓青岛啤酒。
在不断减持青岛啤酒之际,郭广昌将投资目标瞄准了白酒。2020年,复星国际通过旗下分别以18.36亿元和7.15亿元增持,最终持有金徽酒38%股份;不久后,复星国际再次通过豫园股份间接持有 29.95%股份。
对于复星对青岛啤酒的清仓以及“转恋”白酒,朱丹蓬指出,目前啤酒行业已高度集中,青岛啤酒稳居第二,排位也很固定。“从人均消费来说,中国啤酒的人均消费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行业走到了天花板。在此背景下,复星国际将资金倾斜于白酒赛道,是为了把资金、资源的回报率最大化。”
天花板低、缺乏想象力、高端化迟缓,在青岛啤酒与的财报数据可以窥探一二,2015年至2020年,青岛啤酒销售毛利率从37.39%提升至40.42%,2020年营收277.60亿,净利润22.01亿。泸州老窖2015年至2020年,销售毛利率从49.4%提升至83.05%,2020年营收166.53亿,净利润60.06亿。
此外,“青岛啤酒因为疫情影响,外出就餐机会减少,多少会对啤酒产生一定影响。整体来看,青岛在创新、升级和迭代还是需要加速加码。”朱丹蓬表示。
“投资,入场和立场的时机都很关键。”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市场对青岛的清仓,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看空。青岛啤酒目前的业务已经到了天花板,想象空间和增值空间很小。从复星国际的投资角度看,无法再获取指数型增长回报时,清仓青岛啤酒后,拿着充足的资金转战白酒行业,不失为一步好棋。”
Tags:
相关文章
俄总统新闻秘书:乌军未停止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
探索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1日表示,乌军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的炮击并未停止,俄方对此表示担忧。俄方仍在等待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的到来,并愿意展开协作。总台记者 宋瑶) ...
【探索】
阅读更多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改善澳中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意愿
探索新华社堪培拉6月6日电专访:改善澳中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意愿——访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新华社记者白旭 岳东兴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远程视频专访时表示,澳中两国人民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
【探索】
阅读更多乘客比6月1日大幅增加,上海地铁、公交、轮渡正加速复原
探索上海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6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地铁、公交、轮渡等方面了解到,当天乘客人数均较6月1日同期均有大幅提升。6月6日早高峰,上海世纪大道换乘大厅内客流平稳。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