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中国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居民下同),存款储蓄处其中,破纪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未流同比多增7900亿元。向何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居民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存款储蓄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破纪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规模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未流一是向何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中国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 ·速自查!北京今日已有9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一文汇总
- ·基础核心论文涉嫌造假,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被带偏16年?影响有多大?
- ·地产股领衔反弹 北向资金大幅回流
- ·外盘头条:IMF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展望 警告或很快濒临全面衰退 美国房价上涨放缓 消费者信心降至2月以来最低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26.46亿元,沪股通净卖出7.69亿元
- ·三地银保监局谈金融开放:支持建设新型结算体系、台资机构成大特色
- ·一支注射器给30名学生用!印度疫苗接种员:“怎么是我的错?”
- ·百货业转型“阵痛” 超八成公司中报业绩预告亮“红灯”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
- ·夹带卡片频发短信要好评 好评返现缘何禁而难止
- ·严控交易、清理睡眠卡 银行信用卡业务整顿进行时
- ·供气停气反反复复,俄欧能源战争已经打响了?
- ·中关村论坛改期明年举办
- ·宁夏中卫原市委书记何健被双开:给国家矿产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 ·欧盟能源危机加剧 多国想招儿节能
- ·中国物流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身 由7家企业整合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