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持续优化金融供给,进一步做好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
- ·2023年A股如何走?知名券商这样看!机构重点调研了这些行业…
- ·瑞士2022年通货膨胀率创下近30年新高
-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1月5日起取消实名制购票 恢复现场售票
- ·行业风向标: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年末或有翘尾行情
-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苏庆灿:做眼科诊疗服务全科的先行者
- ·快讯:指数午后高位横盘 白酒股持续强势
- ·新一轮能源短缺危机将爆发?欧亚集团:2023年油价将暴涨37%
- ·服贸会首日“青禾计划”发布,中小学生有机会参与高校科研项目
- ·美国国会“新年僵局”仍在延续 特朗普试图干预结果颜面尽失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指涨0.37% 汽车整车板块涨幅居前
- ·深圳:人气逐渐恢复 餐饮店招工备战春节客流高峰
- ·欧洲央行鹰派官员支持12月加息75基点 缩表即将启动?
- ·穆迪发布展望报告:2023年美国经济或进入“慢性减退”
- ·节前中介躁动 “转贷降息”生意再抬头
- ·东城区探索布局王府井“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