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开放合作才能通向星辰大海
经济日报
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近日在法国举行,经济两条消息让网友关注。日报喜的开放是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合作令人诧异的星辰是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会上声称,美国与中国的大海航天合作“取决于中国”,中国“必须表现出一种开放态度”,经济“中国太空计划透明度不高”。日报
此言一出,开放顿时招致各国网友群嘲。合作有网友评论:取决于中国?星辰请问中国可以删除“沃尔夫条款”吗?
事实上,破坏中美航天交流合作的大海始作俑者正是美国。2011年,经济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日报限制NASA与中国同行的开放接触与合作。近几年来,美国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扩大“科技霸权”战线,无视公平竞争原则,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多个领域设置人为障碍,阻碍全球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某些美国官员甚至公开宣称,美国需要使中国放慢脚步,为“美国再次伟大”赢得战略空间及时间。
科技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该成为遏制别国发展的手段。人为设置科技交流障碍,搞限制“脱钩”只会反噬美国自身,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
中国一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身力量基点上,任何限制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步伐。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1993年国际空间站项目立项后,中国曾多次提出加入申请,都被美国以种种借口反对。现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在“新房扩建”,距离完成全部在轨建造目标已经指日可待。火星探测方面,我国通过天问一号任务,一次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首次。本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的“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2020年我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亦曾获此荣誉。中国人在短短三个年度中两次斩获世界航天最高奖,足以说明我国航天事业进展举世瞩目,也足以说明美国“沃尔夫条款”禁令并不能拦住中国航天前进的脚步。
反观美国航天,近日再次检测到新一代登月火箭阿尔忒弥斯1号发生液态燃料泄漏,原定火箭发射一再推迟。美国NASA能否如期实现“2025重返月球”计划?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不太乐观。科技交流禁令有损美国自身实力,于此可见一斑。
中美航天能否深入交流合作?这取决于美国能否摈弃零和博弈思维,放弃双重标准和“甩锅”“泼脏水”的威胁施压。中国航天一直以积极姿态开展国际交流,北斗导航提供全球服务,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实验机会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中国从不拒绝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开放合作,但也绝不接受无端指责抹黑,更不会屈从于单边霸权主义的威胁。
星辰大海,承载着人类的光荣与梦想。太空探索鼓励国际合作,空间领域的成果理应为全人类所共享。禁令与“黑锅”只会令星光失色,开放与合作才是通向新时代的坦途。
- ·美国“血检骗局”终结!美滴血验癌公司创始人入狱11年
- ·绵茂公路限速40公里是否太慢?警方回应:路险限速保安全,两年试运行后将科学设定
- ·资金上演“高抛低吸”戏码 机构看好2023年A股市场
- ·优爱腾“向钱看”:短视频背刺,剧集考核招商和ROI
- ·李佳琦捧“小号”上位,开播11场吸粉164万,能再造一个顶流吗?
- ·光伏电池技术加速向N型发展 老玩家青睐TOPCon新晋者押注HJT
- ·三星爆雷 全球芯片市场冰封
- ·积极因素汇聚 A股市场乐观预期逐步兑现
- ·中金:维持网易-S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99港元
- ·男子就诊病历上现“末次月经”,医院:病历模板忘删了,将处罚涉事医生
- ·寺库近一周已被法院执行826万元
- ·《原神》全球营收超280亿,举世皆敌下,离“崩坏”还有多远?
- ·港媒:亚洲和平发展权利不容剥夺
- ·旅客冲击飞机舱门引关注,专家:加强特殊群体管理服务确保航空安全
- ·人民币升破6.8关口 释放啥信号?
- ·震惊基金圈!量化机构一员工捐款1.38亿元,私募产品年化收益超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