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云端”文艺美丽绽放
管璇悦
前段时间,云端迎来70周年院庆的人民日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线上推送“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活动,文艺让戏剧爱好者们通过网络平台欣赏到《茶馆》《雷雨》《蔡文姬》等经典大戏。美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绽放越来越多的云端文艺演出选择走上“云端”,越来越多观众习惯“隔屏”观赏,人民日报“云演出”进入更多人的文艺视野。
不久前印发的美丽《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创新文化表达方式,绽放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云端丰富数字内容。人民日报一根网线、文艺一方屏幕,美丽为观众打开了更丰富的绽放艺术欣赏空间。轻触手机,随时随地观赏一线城市剧场上演的经典剧目;高清镜头下,轻盈灵动的舞姿尽收眼底;直播间里,不但可以一睹戏曲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还能实时互动……可以说,“云端”舞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文艺演出被更多人看到,推动更多观众与艺术“双向奔赴”。
对于演员和剧场来说,线上“相遇”的惊喜不仅在于觅得新知音,还在于探寻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云演出”不只是把舞台搬到线上、用摄像机拍下来那么简单,背后是内容、形式和受众群体需求等各方面的复杂转变。有舞团推出网络公开课,吸引许多网友,首次授课的舞者感慨,没想到大家特别喜欢,演员也很踊跃;有剧团尝试实地直播,揭秘戏曲表演的台前幕后,观众纷纷留言“戏曲太美了”“被传统文化圈粉”;有演员在“云练功房”展示基本功训练,在和观众的直接交流中激发创作灵感。不同的艺术门类、个性化的展现形式,共同培厚了“云演出”的成长土壤,丰富了艺术的时代表达。
有人说,舞台的生命力在现场,但如今,线上还是线下早已不是一道单选题。一些剧目会选择在线上首演,根据观众反馈打磨内容后再反哺线下;不少剧场的观众成了“云演出”的“铁粉”,线上吸引的潜在受众转化为线下观演的增量。同时,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网友的在线体验不断刷新。线上“智慧剧场”里,观众能通过拖动屏幕,从任意角度观看表演、欣赏细节;5G和超高清视频技术的运用,让交响乐团的悠扬旋律近在耳畔;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的加速融合,为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爆款频出的同时,“云演出”也要努力探索怎样行稳致远。如何注入创新思维,避免同质化和盲目跟风?如何做好版权保护,解决盗版侵权顽疾?线上观演付费习惯尚未养成,怎样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线上和线下又该如何更好共生,合力助推优质演出拔节生长?回答好这些问题,“云端”舞台才能灯光长明、人气常在,为演出市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载体。以“云演出”等新业态发展为契机,主动拥抱新变化、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优化内容供给、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定能不断筑牢文化强国建设的“数字基石”,满足观众更多美好期待。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
- ·中欧基金: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 ·优化顺畅期货服务实体企业“最后一公里”
- ·直击北京银行三季报业绩会:不良资产处置成效如何?房地产风险敞口表现如何?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金融租赁“看上了”新能源商用车 年内多家企业布局
- ·特色农业贷 助力农业特色发展
- ·邢毓静赴港任金管局高级顾问,此前为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行长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
- ·【育儿问答】宝宝指甲上有坑是不是缺钙
-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开门稳”
- ·科创债规模已超600亿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 ·房山新增风险点涉多个小区、地铁站!昌平部分中小学线上教学
- ·南非将吸引资金发展氢产业
- ·稳楼市,央行、银保监会再次发声!信息量大